煤炭开采区生态修复(煤炭基地开发面临的生态问题)

2024-11-10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任务

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专注于煤炭开采地的生态恢复,同时也关注其他类型的矿山。其首要目标是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矿山生态修复的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中心致力于研发和集成一系列针对性的修复技术,以应对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正式成立于2006年6月,由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进行建设。这个研究中心致力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特别关注的是矿山开采后的生态恢复工作。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专注于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其核心业务聚焦于清洁煤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首先,他们在高硫煤脱硫与煤炭调质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开发,致力于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实现了技术的工程化实施。此外,他们还开发了煤炭深度降灰与洁净煤制备技术,以提高煤炭的质量,减少粉尘排放。

4、教育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的强势学科背景,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以及江苏省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5、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设施丰富,致力于推动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其中包括:高精度GPS: 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的精准实施。遥感信息提取与影像分析系统: 这是一个强大的工具,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分析矿山生态的现状和变化。

6、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矿山生态修复团队实力雄厚,目前拥有68名正式员工。这个团队的专业构成多样,包括20位经验丰富的教授,以及35位在选矿工程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此外,还有29名客座流动人员为研究中心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

1、矿山地貌修复 矿山开采会改变地貌,破坏原有的地貌景观,因此矿山地貌修复也是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方面之一。矿山地貌修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矿山区域的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实施办法包括:地貌恢复、景观设计、生态景观建设等。

2、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土地复垦、水体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空气质量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土地复垦 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土地被破坏,植被被破坏殆尽。土地复垦可以利用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措施,使矿山废弃土地重新恢复成为水源地、农田或者林地,提供生态环境和资源。

3、土壤修复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另一关键环节。矿山开采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的流失,甚至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至关重要。这包括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如微生物降解)来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添加有机物质和营养剂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4、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土地复垦:矿山开采常常导致土地严重破坏和植被丧失。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如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使废弃的矿山土地恢复生机,转变为可供利用的水源地、农田或林地,从而为生态环境和资源提供支持。

国能准能集团: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

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举办视频会议,正式发布了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其中,国能准能集团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入选《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洞察报告案例。报告在“开展自然受益型矿产资源开采”章节中,列举了“矿区生态修复结合光伏发电等多重利用土地的新方式”案例。